RSS 訂閱
YumCha! » 專題文章

告別「蝦叔」關海山

作者︰李虞滿 - 電影雙周刊 (香港) 推介給朋友

在紀念「9-11」五周年的一天,接到「蝦叔」關海山去世的噩耗。雖是老成凋謝,一時仍難以釋懷。

「蝦叔」關海山1925年10月23日出生,原名關覺銘。11歲輟學,跟父親關耀輝學戲,又拜梁少棠學北派、梁天斗學南派。但當時正值日本侵華,因此他到戰後才正式踏台板。他最初跟父親到新馬劇團、勝利年劇團演出,其後到任劍輝領導的新聲劇團當二幫小生,後來升任正印文武生。但他在港澳演出時多數演二幫,只是走埠演出時才擔正。大概是他覺得自己仍未有足夠的叫座力吧!但當二幫有當二幫的好處,就是「密食當三番」,像任冰兒都可以做到「二幫王」,也就是最佳配角獎了!


關海山曾任八和會館主席,對粵劇界貢獻良多,後來獲委為永遠名譽會長。關海山以藝德著稱,扶掖後輩亦不遺餘力。林錦堂、羅家英等後輩組班,他甘為副車。到演電視後,吳孟達、艾威等更視他如師如父。


據香港電影資料館紀錄,關海山演出的電影約為160部(連客串在內)。早在1949年,關海山已在電影《有冤無路誰》與《朱買臣分妻》中演出,但只是客串性質。他真正踏足電影界是1962年,首部電影是《火龍怒吞雙虎將》。在六十年代他極為搶手,1962年他演了9部電影,1963年17部,1964年18年,1965年16部,4年加起來已有50部。1966年後粵語片漸走下坡,他才減少演電影。他說他最忙碌時試過一連六十小時沒有睡覺。那次連趕三天早午班電影,晚上還要演粵劇,是他最辛苦的一次。他演的多數是粵劇戲曲片與武俠片,包括林家聲三部戲寶《雷鳴金鼓戰笳聲》(1963)、《無情寶劍有情天》(1964)與《龍鳳爭掛帥》(1967)。但他最為人記得的角色,應該是五集《如來神掌》(1964-1965)中的東島長離傳人陸瑜。


他在六十年代較少演時裝片,但八十年代起就少演古裝片了!在劉成漢導演的《慾火焚琴》(1978)與蔡繼光導演的《 男與女》(1983)中,他與女主角都有情慾戲,但這兩部都是藝術性較高的電影,不可以等閒三級片視之。到九十年代,關海山的演技已達爐火純青階段,1992年他以《五億探長雷洛傳:雷老虎》(1991)連奪台灣金馬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演技獲香港與台灣的一致肯定,並不多見,也可見「蝦叔」老路縱橫。他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台領獎時是說「我個個都多謝,係人都多謝」更令人覺得他照顧週到。他在《雷洛傳》演的警官陳統,是條硬漢子,但又懂得圓滑處事,不致與貪官顏同等硬碰,對劉德華演的雷洛是亦師亦友的好拍檔。他另一個令人難忘的差佬角色是《天若有情Ⅱ天長地久》(1993),他演的是一個不服老的老差骨,仍然東奔西跑火爆十足,與《雷洛傳》的老油條截然不同。他另一個經典角色是1992年拍的《家有囍事》,他演一個患痴呆症的老人,與老伴李香琴只懂看電視,一臉童真,令人莞爾。


隨著他在電視台的地位日益加重,他演電影的時間便愈少,也沒有甚麼值得回味的角色。他最後演出的電影是2000年的《九龍皇后》。


1976年他在王天林導演引藨下加入無線,在電視劇集《書劍恩仇錄》(1976)中演李沅芷的師傅陸菲青。他簽約時講明「第一不在電視上做大戲,第二不能妨礙我做大戲。」但不到兩年,他對演電視比演粵劇與電影更有興趣。他說電視可以讓他有更多發揮機會,也給他問題思考。他從怎樣設計角色,塑造性格都找資料研究,同是銀行家,《大家族》(1991)的蔣承天與《天地男兒》(1996)的葉勝就絕不相同。如果像《狂潮》(1976)的過氣撈家,又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初期他演古裝劇居多,如《陸小鳳》(1976)、《小李飛刀》(1978)、《楚留香》(1979)等。但《天虹》(1979)、《勢不兩立》(1980)後明顯地時裝劇的比例便增加了。包括《 大香港》(1985)、《流氓大亨》(1986)、《生命之旅》(1987)、《男兒本色》(1987)、《義不容情》(1989)、《巨人》(1992)等,還有播足五年的《真情》(1995-2000)。而古裝劇中他在《佛山贊先生》(1981)中擔正戲匭演梁贊,可能是他演戲生涯中唯一一次。而《鹿鼎記》(1984)中演鰲拜更是一個挑戰,以「蝦叔」並不高大的身型演滿州第一勇士似乎並不相稱,但關海山演得令人信服,便是演技補救了身型。他最後演出的電視劇是2001年的《公私戀事多》。


2001年3月關海山因中風息影,這年無線將萬千星輝演藝大獎頒給「蝦叔」。「蝦叔」雖然坐在輪椅上,說話困難,仍有大亨之風。他在診治數年之後病情有好轉,2005年在一個藥廠特約的節目《活得健康關海山》亮相,這亦是關海山的最後一個電視節目。


關海山曾結婚四次,與第二任妻子黃麗有兩子一女,三子關聰亦是演員,曾與父親同場演出。與第三任妻子葉瑞娥亦有一女。六十年代在新加坡認識曾娣容,後來成為他的第四任妻子。1976年誕下幼子關可為,成為「蝦叔」最疼愛的孻仔。


關海山一生煙不離手,酒不離口。拍片拍電視劇都不例外,但飲酒卻絕不影響他的演戲,他說飲酒有助記憶力,因此他成為無線唯一可以帶酒返工的職藝員。


「蝦叔」也好賭,而且賭注很大。但他卻是贏的多。此外他亦收藏了不少古董與名畫。他年青時喜歡攝影、Hi-Fi、足球、游泳,但又可以全然放棄。唯一放不下的是演戲與讀書。他因小五便輟學,但父親都買不少給他看,包括佛經。他說讀佛經可令他心境平靜,但可惜有些地方太玄,他看不懂。但他很記得裡面有「事在人為」一句話。他對這句耳熟能詳的成語的詮釋是「如果事情都是人為的話,很多事在人死後就沒有了。世界每天不停在進步。人,一批批的來,一批批的去。有時這樣想想,也覺得很有趣。」


「蝦叔」於九月十一日去世,終年81歲。他中風後健康情況反覆,如今並無痛楚地安詳而去,也是一種解脫。


曾獲獎項






Filmography (部分作品)

資料來源︰香港電影資料館(*客串)、 維基百科網紀錄整理

電視作品—無線電視 (部分作品)




刊登於 2006年10月5日


延伸產品

  • 身處的國家或地區: 未有指定地區 - 繁體中文
  • *參考貨幣: 並未選擇參考貨幣
 更改設定 
啟動你的瀏覽器上的「Cookies」功能,讓你可以使用我們網站內的所有功能,包括購物及提交訂單。
Cookie偏好設定 Close

我們使用數據cookie來存儲你的在線偏好並收集資料。你可以使用此界面來啟用或禁用具有各種功能的cookie組合。


這些cookie是啟用核心網站功能所必需的,並且在你使用該網站時會自動啟用,其中包括cookie。這些cookie有助於使購物車和結帳的流程,並有助於解決安全問題並符合法規。我們還使用Cookie來識別瀏覽和流量來源,衡量並改善你的購物體驗,並從訂單資料檢索網上夥伴的佣金。
這些cookies用於投放與您和您的興趣更相關的廣告。營銷cookies經我們允許的第三方提供商放置,並且所收集的任何資料都可以與其他組織(例如發布商或廣告商)共享。
這些cookies使我們能夠根據用戶使用我們網站的方式提供更好的服務,並允許我們改進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收集的資料是匯總且匿名的。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