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Cha!
»
专题文章
浏览
- ycec 编辑推介类别
- esid 各编辑的推介
- yca 专题文章
- ycpc 产品评论
- 影展与获奖作品
- ppid 音乐流行榜
- yceb 娱乐情报
- 关于 YumCha!
解读黑社会 港产黑帮电影纵横游
作者: 辑录自电影双周刊 (网路文字处理∶嘉顿)
推介给朋友
有关黑社会、帮派仇杀、地下犯罪组织的电影,数目实在多得无从稽考,趁杜琪峰在早前康城参展的《黑社会》上映,不妨回顾一下香港经典黑帮电影,了解当中纵横交错的演变历程。
解读黑社会

今天,电影观众眼里的『黑社会』这种边缘文化源自就『江湖』的变化。『江湖』在电影里承继,从古装武侠片到七八十年代的江湖电影,逐渐将少林武当、昆仑峨嵋演变成为社会帮派的情义与仇恨,刀光剑影被枪林弹雨取代,但忠诚背叛情爱正邪的主题依然没有改变。
『江湖』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在《江湖告急》的开始,帮派大哥任因久有这样一段话:「你们听过江湖这个地方没有? 别想从地图里找,你们一定找不到。」江湖是一个法律缺失的地方,那里只有规矩、恩怨和道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江湖。『江湖』亦源自中国的武侠小说,一个虚拟、结合了现实与想象、正邪此起彼落的世界。
归根结底,江湖是一个流动的、流行的文化符号,我们从中寄托了很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意念,它已经跨越各种领域成为一个自主的符码。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早就不再用单纯的道德来衡量它的存在。从语义构成上看,一个『江湖』至少要有『大佬』、『女人』和『小弟』才能自足。缺少了任何一类,『江湖』便黯然失色。江湖是『庙堂』的翻版,在庙堂上只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其实江湖远比庙堂残酷,它更加不讲究规则,注定最终的胜利者只有一个,那要么叫做轮迴,要么叫做『关二爷』。江湖,无边无际的江湖,是个好地方,是你实现梦想的地方。只要你够狠心、够坚毅,敢与天斗,不承认任何威权,你就会成功,当然你要走运。既然是入了江湖,就怨不得命运对自己的戏弄和嘲讽,终究是逃不过宿命的追杀。

在来源上分析,绝大多数的黑社会是平民,主动或被动失去土地的农民、退役军人、小商贩、辍学的高年级学生、城市的游荡青年、逃亡者、智力超群的野心家等。『义气』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几千年来,成功的义气很少,刘关张的结拜,瓦岗寨、梁山的好汉,其实也有很大的利益一致性。义气是一种传说,特别对新入行的新人来说。古龙说过:越是你亲近的朋友,越可能是你最大的敌人。

所谓长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不过是暗示一个老大死去,又一些老大站起来,我不禁想到了曹操的喟叹:江湖又何尝不是,『义』字并不能说明一切。
江湖时代+江湖中人


港产黑帮片之演变
美国荷里活电影处于世界的领导位置,黑帮电影当然也不例外。远在东方的香港,黑社会也早有存在,然而以功夫、武侠及动作片闻名之地,早年的有关罪恶的港产片多只属「飞仔」或流氓类别、以60、70年代由张彻导演的《大盗歌王》、《小煞星》为例,大概只可归类为「飞仔」型歌舞片,风格类似罗拔.淮士(Robert Wise)1969年的作品,《梦断城西》(West Side Story),所以真正与黑社会相关的港产片早年其实不多。

由大陆十年文革期间,以至文革完结後的数年动盪时期,饱受浩劫的大陆难民涌到香港寻梦,情况其实与20世纪初意大利人跑到美国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国梦」一样。大部份人刻苦耕耘,也有人富贵险中求。八十年代初的所谓黑帮题材,实际与偷渡客「大圈仔」更扯得上关系,麦当雄导演的《省港奇兵》系列就是在这时期孕育出来,更一拍数集成了系列片。

1986年自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取得空前的成功後,周润发饰演的Mark哥那种有情又义,又不甘被厄运玩弄的性格,将港产片中的黑道人物含糊化地演变成「英雄人物」,黑道人物同样疾恶如仇,更可与警察眉来眼去惺惺相惜(周润发与李修贤),从此「英雄片」支配了港产黑帮题材达数年之久,同期单是由发哥继续担正的,还有《江湖情》、《英雄好汉》、与邓光荣合演的《江湖龙虎斗》和与柯俊雄合演的《义本无言》等,可是随著「赌」片及「枭雄片」的出现,「英雄片」亦渐走下坡。

1990年由麦当雄监制的《跛豪》,正式为港产黑帮片走向写实的路线,成了「枭雄片」的先河,首先「跛豪」不是一个虚构人物,其身份及传加色彩本身就彷如美国芝加哥的黑帮头目卡邦,然而麦当雄采用的叙事手法偏向《教父》、《疤面煞星》等模式,少了天马行空,多了残酷写实,结局更往往是宿命难逃。这也许亦是香港处于後九七时期惊恐症发作的明显徵状,「枭雄片」在这个时期出完一部又一部。当中以锺少雄的《四大家族之龙虎兄弟》、刘国昌的《五亿探长雷洛传》成绩较佳,依循类似拍摄手法的还有1998年麦当雄的以描写台湾黑金政治的作品《黑金》(虚构故事,且以台湾为背景),均是质素上乘的作品。

说港产片每四至五年一个潮流有著实没有错,改编自本地漫画,王晶、文隽与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于1995年登场後,先後拍了六集,同样地也红了四、五年,由第一部《人在江湖》,至最後一部《胜者为王》,陈浩南(郑伊健饰)由街上喽罗,最後当上〔楂〕FIT人,穿西装想捞正行,可谓与观众同样经历了艰辛的成长历程,但麻烦事很多时还是要在街头以赤手空拳、刀光剑影下以武力解决,这就是《古惑仔》系列的市井特色。如不计较质素的参差,《古惑仔》系列其实也可算是香港电影史上较有个性的系列片之一。而且同期亦带起了「古惑」电影潮流,出现了《古惑女》、《古惑仔少年激斗篇》,并衍生出其他题材相近、仁但风格不一的作品,当中有查传谊的《旺角〔楂〕FIT人》、邱礼涛的《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以至王晶执导、刘德华主演,走踏实路线的《龙在边缘》及林超贤执导的反古惑片《江湖告急》等。
自「古惑」潮流退却後,港产片市场除了《无间道》系列外,已很久没见黑帮片种的踪影,今回杜琪峰执导的《黑社会》,单看为康城影展而设计,内容充满黑社会文化内幕的宣传单张,著实令人引颈以待。当年《枪火》落画後才被观众重新发掘的历史大概已不会重演,假如杜SIR能凭黑帮题材取得真正的成功,又会否为黑帮电影开拓新一轮的潮流呢? 毕竟现在的香港影坛,仍然需要更多的动力去冲击一下。
二十年来港产经典黑帮电影

这是香港商业电影开创黑帮江湖片时代的惊世之作,後来被评选为当年的最佳电影。本片无论是在票房或口碑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与此同时的香港江湖影片也开始冠冕堂皇地走到了领奖臺上,同时江湖电影的发展路线也开始走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影片中狄龙与周润发饰演伪钞集团的核心分子,张国荣是狄龙的弟弟,但他的身份却是警察。叛徒李子雄暗中出卖了狄龙,令他在台湾被捕入狱,捉他的台湾警察由吴宇森亲身上阵。狄龙出狱後从事修车工作,决心脱离江湖,但黑帮势力却逼得他没有退路,终于跟落魄的周润发再度携手对付李子雄。狄龙凭本片成为金马影帝,周润发塑造的Mark哥成为中国电影中不朽角色之一。从此以後的香港影坛也就身受其感染,进入了一个疯狂打造现代银幕英雄的时代。
《英雄本色》系列:《英雄本色》(1986/导演:吴宇森)、《英雄本色续集》(1987/导演:吴宇森)、《英雄本色III 夕阳之歌》(1989/导演:徐克)

情义无价,英雄末路,在港产片中,江湖与情义冲突的悲壮惨烈,莫过于《喋血双雄》。电影讲述杀手小庄在杀人时误伤女歌星珍妮的眼睛。六个月後,他再次出现,警探李鹰紧追不放,遇上小庄的雇主江海要杀他灭口,混战中一个小女孩受伤,小庄冒死送女孩进医院。李鹰由此判断,小庄一定会出现在珍妮身边。在此後展开的一连串斗智斗勇中,警探和杀手渐渐地发现了一个事实:他们非常相似,好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吴宇森炉火纯青的剪辑技巧和胡大为、卢冠庭的音乐交相辉映,在110分钟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江湖世界,有黑衣的江湖兄弟、闪烁冷暗光芒的手枪、坚持至死的原则和不经计算的友情。吴宇森把黑夜中烛火通明的教堂作为杀手出没的殿堂和最後决战的杀戮战场。满堂烛光,旁观的圣母像,在枪林弹雨间飞翔的白鸽,一场江湖纷争被装饰得像神圣的宗教祭典。所以吴宇森说,《喋血双雄》是「一部哲学式的电影,表达了我心中的正义」。
《喋血》系列:《喋血双雄》(1986/导演:吴宇森)、《喋血街头》(1990/导演:吴宇森)

监狱黑幕电影中以林岭东导演的《监狱风云》最为著名,剧情描述好青年梁家辉因家中的杂货店遭不良分子骚扰,在反抗时于混乱中失手杀了人,被判入狱叁年。他因个性憨直而在狱中得罪了黑帮大哥,幸得周润发加以帮忙指点,两人结为患难知交。不幸他们碰到了喜欢狐假虎威的狱卒张耀扬,黑帮跟他勾结恶整周润发,引起了一场监狱大暴动。本片的故事安排比较戏剧化,导演林岭东的处理手法也极尽煽情能事,但情绪感染力甚高,饰演大反派的张耀扬坏得教人咬牙切齿,因而一举成名。这部影片也被後来的效彷者视为其开山鼻祖,成为江湖片中的经典之作。
《监狱风云》系列:《监狱风云》(1987/导演:林岭东)、《监狱风云 II:逃犯》(1991/导演:林岭东)

这是堪与1982年《边缘人》并驾齐驱的卧底警察电影,但要真正谈论及其商业价值也好,还是其艺术魅力也好,本片都要高过当年《边缘人》一筹。《龙虎风云》 也正是导演林岭东的成名之作。周润发饰演的高秋,表面上是黑道浪子,其实是帮办孙越的卧底,两人交情匪浅。高秋为侦查匪首南哥及手下阿虎(李修贤)抢劫珠宝工场计划全力以赴,导致未婚妻移情别恋。刘帮办为了破案向高秋施压力,使他铤而走险,以出租军火为藉口跟阿虎交易,但南哥老谋深算,邀高秋合作打劫金行。在警匪大火拚时,高秋不幸殉职。周润发相当细腻地诠释了主角的矛盾的心态,好些场面令人动容。合演的李修贤、孙越、张耀扬等也配搭得宜。在动作场面的安排上,以高秋在香港地铁站的一场追逐最为精彩刺激。

到了八十年代後半段,香港电影界在多年的商业积纍之中已经捞得了巨大的财富,影市与票房的分布也日趋平均,所以一些电影界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在一些商业娱乐片中夹杂一些比较高明的艺术因素。《旺角卡门》(1998)就是这种影片的先行者之一。这是导演王家卫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他将新派浪漫感觉和MV式视觉映象处理带入港产黑社会动作片,大大提升了本片的艺术素质,而四名演员在片中的精彩演出也令人为之眼前一亮。刘德华饰演好勇斗狠却极讲义气的黑道分子,为了照顾不成材的好友张学友,跟狠角色万梓良结仇。他跑到离岛养伤,结果跟好女孩张曼玉发生了爱情,他本有淡出江湖之意,但从良不成的张学友又冲动地强出头,自愿为黑帮老大去杀人。刘德华闻讯赶往阻止,却已无法挽回悲剧。全片刚柔并济,写情十分细腻,打斗动作的加格处理更经营出与众不同的惊人效果。

这是段有趣的江湖呓语,故事由两组人物互相交错的行为组成,杀手黎明发现他渐渐爱上了帮他安排暗杀生意的李嘉欣,但他却又巧遇旧爱莫文蔚;金城武是个专门偷用别人生财工具的哑吧,有事没事就强迫他人洗头或是吃冰淇淋,要不然就跟著素昧平生的杨采妮到处寻人,或是拿来著V8录影机跟父亲拍纪录片。全片内容并无固定逻辑可言,一切凭感觉出发。《堕落天使》(1995)最大特色是杜可风采用大量超广镜头拍摄,使剧中人物呈现了若即若离、咫尺天涯的关系。

受八十年代黑道影片造势的影响,嘉禾在1991年联合麦当雄影业推出了黑帮经典力作《跛豪》。监制麦当雄素以擅长泡制黑道动作片著称,本片就成为其代表作之一,可称为香港版的《教父》。主角跛豪是香港著名的毒贩,早年自大陆赴港,于六十年代初期发家,到七十年代成为香港黑帮的龙头之一,直至1974年遭警方拘捕时,已售出毒品达叁亿多港币。全片以丰富的生活细节和扎实的叙事风格拍出这部具有强烈影射味道的传记电影,潘文杰导演流畅,主角吕良伟和合演的郑则仕、叶童、叶子楣等人都演得出色。虽因商业考虑而有一些通俗噱头的穿插,但严谨的制作和鲜活的人物塑造仍然使本片成为同类作品中开风气之先的经典。自此黑帮家族片也开始冒出头来参与分割香港影市的竞争。

《O记叁合会档案》(1999)故事中刘青云和吴镇宇不过是两个卑微的小混混,来到充满欲望的浮华,堕落的肉身,疯狂的残暴,阴谋的诡蜮,势利的关系,纵横捭阖的城寨。黄赌毒支持城寨生存,粗鄙化的秩序井然,清苦、贫穷、落伍、困窘的他们俨然成为财富、温存、敏感、豪放的代表。可是历史追究是公平的,一个新时代追究未来,他们的好时光转眼间就已不再,最後红杏出墙的朱茵黯然死去,吴镇宇悲怆告别,刘青云不知所终。出生入死,过眼烟云。城寨虽在,物是人非。今时何日,断指情纠。史诗终结,难以迴首。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但有些人却再也不会见到黎明了。

故事从一开始就把镜头对准两瓶红酒,两瓶挂著Jack与秋哥名片的红酒,这显然是在酝酿这两种烈酒极端与暴烈的味道,更加像是给了这两个主角一个最为直接的炫耀与象徵。Jack与秋哥是两个社团的头牌悍将,更是因为两个社团之间的矛盾而水火不相容的仇敌,他们之间也有过惺惺相惜的经历,但是终究还是各为其主,而展开了生死恶斗,落得两败俱伤,陪同著两派人马拼到了你死我活的绝境。《真心英雄》(1998)以摄人的气势、猛烈的火拼,刻画出Jack与秋哥的英雄面目,在简单交代的帮派斗争中,他们没有依靠语言来交流,没有讲求什么潜在的交情,只有残酷,只有暴力,只有两个人荒野中的亡命与追杀。一种虚无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影片的格调,逃离香港的追逐与杀戮,更加令片中的英雄们有了无根的漂泊感,为全片上下埋伏了一种无依无靠的底蕴!英雄唯一能做到的,也只是用相互指对的枪口来一决生死!借著耗尽自己生命力量的方式来肯定自己,也表示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类似于吴宇森电影的英雄塑造,也可以说是杜琪峰与他共享了传统江湖情义的极端特色。

这算是两个人之间的一场困兽游斗,同样也是两个被卷入『江湖』布局的小角色,所历经的一场谨微慎密的『清算』游戏。暴力从不间断地从头贯彻到尾,简直像是一场又一场自知任性而不可节制的噩梦。像是敲打手指、挑落指甲一样裂人心肺,像是亚琛将女「杀手」踹出车外碾死一样惊心动魄,甚至像是耀东的脑袋飞离楼阁般地惨不忍睹,又或是亚琛的脑袋突然被击穿的那样突然,每每都是残酷到了极致、绚到了极点,却又被抛掷在虚无的氛围之中。江湖道义、英雄豪气、是非黑白、善恶曲直全然都没有了解释,没有救赎、不见升华,只有阴谋与杀戮、分寸与利害,共同交织出了种种无奈的荒谬。《暗花》(1998)游戏的结果早已注定,一切都是他们做的,不过他们那两颗闪著诡谲色彩的大好头颅却被切割,击溃。五百万暗花没有兑现,江湖原由那个老人分配,现在又由他收回,不过多了些牺牲品而已。老人的剧本,是江湖中迄今最好的剧本。

《枪火》(1999)是「杜迷」的图腾,它所经历的夜晚则以一种纯粹的黑色色调,把整个环境包裹得压抑而爆烈。夜晚的漫长、神情的紧迫、子弹的突然,已经把观众们的视线放置在了时局的千钧一发之间。人你紧张的神经、急促的心跳都弥合了画面那涌溢而出的窘迫节奏,在扣动扳机、遏止杀机的那一刹那,画面的一个短小的移动,就能彻底撕碎你心底最深处的那层虚弱防线。江湖,已不单纯是江湖了,我们也很难界定甚么才是江湖片,也许该叫黑社会片,或者又可以叫警匪片,甚至是古惑仔片,因为许多问题,无法解决,江湖在现实与浪漫中尴尬的存在著。说本片有古龙的意境便是指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结构,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点感觉。简单的故事,几个江湖人保护一个老大,完事後相忘于江湖,看似蜻蜓点水一般的恩怨,折射出江湖的几许冷感,和同样冷感的江湖人,而血是热的。

手起刀落,快意恩仇。陈果的《香港制造》是失败的青春,那么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则是飞扬的青春。要想成功,就要参加正规的社团,最好是百年老店。在香港的电影上,你如果不是东星,那么就得是洪兴,否则就不会有前途。八十年代末的一天,浩南山鸡大天二包皮蕉皮他们就被B哥拉进了洪兴,幸运的是他们加入的是正宗的黑社会。黑社会也要讲纪律,讲道德,讲正气,讲传统,讲学习,它也有一整套仪式和不成文的律条,如拜关公,如忌讳,如迷信,如论资排辈,如收保护费,如合纵连横等等,如同一个小型的社会。
《古惑仔》系列:《古惑仔:人在江湖》(1996/导演:刘伟强)、《古惑仔II:猛龙过江 》(1996/导演:刘伟强) 、《古惑仔III:只手遮天 》(1996/导演:刘伟强) 、《古惑仔IV:97古惑仔战无不胜 》(1997/导演:刘伟强) 、《98古惑仔龙争虎斗 》(1998/导演:刘伟强);《古惑仔V:胜者为王》(1998/导演:刘伟强)
《古惑仔》其他电影作品:《古惑女》(1996/导演:邓衍成)、《古惑仔情义篇:洪兴十叁妹》(1998/导演:叶伟民)、《古惑女 II》(2000/导演:李兆基)、《古惑仔少年激斗篇》(1998/导演:刘伟强)

这是一部掺杂导演个人情怀颇多的电影,迷茫的夜,随意漂泊的人,快感的同性恋,酒醉後的一夜情,重逢後的无言以对,如水般流淌的生命,已经无从把握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物冷峻外表之下都有颗热忱的胸怀,无一例外在曾经的迷惘後奔赴属于自己的前途。《顺流逆流》的结局,终于不是徐克惯常的告别。江湖是一个恐怖的舞臺,它不准备让任何人轻易表演,你得通过残酷的考试,你需要友谊,你也需要自信,其实你最需要运气。

麦兆辉在《爱与诚》中充分展现了他制造故事的努力,典型人物众多,情节枝蔓频出。制作班子有所试验,影像凌厉,似乎是在追求MV效果。配乐暴乱,一副音不惊人誓不休的样子。动作设计参考以前许多经典段落後,取其可取之处,按照泰国的乡土风情地形地貌创新出镜,如王杰孤身一人奔袭搭救时,漫舞与杀机同现。梁咏琪的演出是个意外的突破,她一改往日的柔弱形象,和吴镇宇的搭配相得益彰,特别是货场御敌一役,令人击节叫好。两人在危机四伏时大跳探戈,四面八方的角角落落尽在眼底。她的女人味,她的凌然浩气,她的有情有义,缄默中流露的是最深沈的情义,在男人的江湖中十分难得。

林超贤架构了一个江湖,试图以寓言的形式解构江湖类型片,消解经典桥段和经典人物形象,这个江湖可以轻易换作文坛,娱乐圈,大型企业,政府机关,情同此理。往前声势浩大光彩照人的黑社会演出,众志成城兄弟一心其利断金激荡人心的场面,原来都是夸大其词浮躁不堪的做作,人心哪有那么单纯那么团结,何况还是黑社会。《江湖告急》故事的开头便模仿《枪火》,但极尽反讽、颠覆、揶揄、消解、嘲弄、烘托、疏离、异质、多元之能事,创作者意味深长的意念之完成只能采取回环的结构。

《无间道》在港产电影中属于风格较为迥异的作品。虽然它并没有像早期「银河映像」电影那般地过度地追求压抑而暴烈的「黑色」作风,但是它那低沈的格调,暗色的光线,缓缓的行进风格,还是在黑帮电影这个大家族中树起了自己的一杆大旗。影片中的「边缘人」话题在香港影坛来讲已经属于陈词滥调,而且「江湖」的色彩又不是很浓,完全只是依靠著一种悬疑与诡异的气氛拿捏著整个影片的节奏。影片绝对算不上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帮片,但是却是一部很独特而诡异的「江湖」电影。
《无间道》系列:《无间道》(2002/导演:刘伟强、麦兆辉)、《无间道II》(2003/导演:刘伟强、麦兆辉)、《无间道III:终极无间 》(2003/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两段角色身份、叙事角度完全不同的江湖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热血青春的《旺角卡门》和机关算尽的《无间道2》,编剧杜致朗敢于将这二者植入自己的《江湖》剧本中,以时空交错出奇,借情义贯穿始终,尽管对「左手」前後性情变化交代得不够清楚,但总体而言,已算难得。画面酷似王家卫风格的MV剪接;结尾雨夜杀戮的场景处理亦见惊喜。再者,即便是《江湖》编导和监制曾志伟最为得意的时空交错结构,固然不失为出奇高招,可惜有故弄玄虚之嫌,观众看到最後,亦只是恍然大悟,反而甚少震撼回味的馀地。
如前所述,纵然《江湖》的技巧和结构花哨得足以让许多资深影迷品头论足,但真正吸引观众的仍是影片的故事到底如何,而这也正是《江湖》编导最具野心和煞费精力之处。同样,擅长拍实验电影和MV的新锐导演黄精甫敢于在大制作中执著保持个人风格,固然技巧、结构皆有迹可寻,却能自成脉络,亦值鼓励。然而,黄精甫2005年集六大影帝加星皓两位女星刘心悠、林嘉欣新作《阿嫂》的成绩却强差人意。

相传「黑社会」始祖「洪门」由一班爱国之士创于十七世纪,立誓反清复明,铲除外来政权。创立初时,洪门透过五个分堂有系统祖织全国有志之士,兴兵起义,为逃避清政府追缉,洪门兄弟创立暗语和手势互相辨识。洪门于二十世纪初于香港建立堂口,成员受号召反抗日军和共产党,但随时代变迁,成员被私欲侵噬,利用组织赚取利益,造成洪门分裂,分解成数百个堂口。今天的洪门已与黑社会无异,利用非法手段威吓民众,直接影响社会秩序,成为香港警方极力打击的目标。至今「和联胜」是香港最有江湖地位的社团,两年一度的「龙头大哥」选举,由阿乐(任达华饰)与大D(梁家辉饰)竞争。双方各自拉拢有权投票的「叔父」,阿乐胜出选举,「大D」不服,企图抢夺象徵和联胜最高权力的「龙头棍」,以阻止阿乐登位。期间,龙头棍下落不明,阿乐、大D两边人马在香港及内地展开龙头棍跨境争夺战,而社团内战亦一触即发……
杜琪峰表示在《黑社会》中并没有营造一种浪漫英雄主义,而是想真实地表现出被卷入残酷权力斗争中的人性:无论是个人选择,还是命运驱使,在斗争的旋涡中,人的基本价值正不断被权力与欲望所侵噬,这亦正正反映出香港历年来的转变。「电影一向扮演划时代的角色,透过画面音像纪录社会现象。随著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英政府的殖民地时代划上句号,《黑社会》在此保存香港过去一段较不为人所知,但却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另类历史』。」
结集文章∶
【江湖 一个香港的流行神话 一个跨语际的符码】――电影双周刊(文/云飞扬)
【黑帮电影纵横游】――电影双周刊(文/林丁玉)
伸延阅读:
- 香港黑帮电影巡礼-【The Underworld of Triads】(英文)
- 香港黑帮电影∶文化生活面面观-【Hong Kong's Triad Movies: Art Reflecting Life】(英文)
- 导演徐克-【武侠 徐克】
文章提及之导演及演员的英文专题文章∶
- 杜琪峰-【Johnnie To - Sifu of Style】
- 吴宇森-【A Better Tomorrow - The Godfather of Hong Kong Action Movies】
- 叶伟信-【Wilson Yip - Master of Genre Films】
- 王家卫-【In the Mood for Wong Kar Wai: Why His Films Are as Difficult to Explain as Love】
- 徐克-【TSUI HARK】
- 刘德华-【Andy Lau - The Face Of Hong Kong】
刊登于 2005年11月30日
书签及分享